查看原文
其他

18-25岁的你还未了解自己,就要被逼着做出人生的选择

一只会飞的懒猪 四川教育发布 2019-04-27

主播 | 萱萱

来源 | 一只会飞的懒猪



猛然想起,离2018年的结束只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时间总是在慌忙中溜得格外快。这一年经历了太多,身份的转换,时常会让我有种“时间过了好久”的错觉。


不知道是不是年末的缘故,很多人都开始焦虑、惶恐甚至是自我怀疑。

“快要大二了,这个专业不喜欢!我应不应该换一个专业?”


”已经大三了,我是应该实习还是应该准备考研?


“马上要毕业了,可是我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


“毕业三个月,觉得现实和想象相差甚远,想辞职又不敢辞职。”


“毕业两年,不知道是继续待在大城市打拼,而是回小地方安稳。”


每天各色各样的难题和困惑等着我们,波诡云谲的怪诞和奇妙降临,时常不知道该走还是该停,左拐还是右转,琐碎和意外让人猝不及防又触目惊心。


18-25岁,真的是一个很容易迷茫和踟蹰的年龄呀,很多时候连自己都未弄清楚,却要被推搡着做出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决定。


日子像没有思想的水草,看似飘然柔软,其实身不由己,浮着水的波澜,顺势而流压根不知道将去往何处,命运又如何。


别人眼中的舒适自由啊,大多数时候也就是随波逐流,其实也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呀,只是奈何承担不起选择过后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日子看似坦途又宽阔,但留给自己的,永远是崎岖与待定。




看郑琼那部纪录片《出.路》时就对“选择”这个词心有忌惮。


《出.路》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阶层的年轻人的6年成长经历和重要人生选择,讲述了三个年轻人面临的现状,内心的期许和经历的人生选择,以及做出选择后所承担的后果。


三个人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和选择,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别无选择的窘迫和拥有众多选择的放肆之间存在一种怎样的鸿沟。


听说,每个选择背后都藏着未来自己的样子。那么是不是每个选择于我们都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拖延的呢?如果我们做错了一个选择,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整个轨迹都已偏离?


有人说,选择是成功的关键,很多人都是因为一步错,而后步步错,所以得深思熟虑。


也有人觉得,无论你中途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实最后你到达的目的地都一样,所以不必锱铢必较。


其实,不然。在大多数做选择的情况下,我们根本都是没有思考的时间的,我们不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将前往何处,过得晕头转向且全然不知。


18—25岁就刚好处于这种混沌又浑噩的当口儿。慌乱得不知所措,又疲倦得无地自容。年龄上虽也成年,但依旧以一种“巨婴式”的依赖和懒散去窥探窗外,活得尴尬又颓靡。


大多数时间,追求散千金的随心所欲和爱自由的放荡不羁,却没有完全承担阔绰和狂妄的能力。


站在拥挤的人潮,时常被来去的人流裹挟着向前,也不知道是混进了胡同,还是被拥进了小巷,时而被交替转换的脚步踩得生疼,不能叫,也不敢叫。所有的委屈和痛楚都是在暮色下沉以后,和着眼泪吞下去的。


害怕被别人瞧见自己的懦弱,但始终没有自己做自己盔甲和利刃的能力。


年轻是真的好,除了带了点一无是处,还真是个绚丽的词语。只是这样的“绚丽”太过刺眼,我抓不住。




处于18-25岁这个年龄段的很多人都正经历着这种年轻的尴尬和波澜。很多时候,决定是被迫做的,选择是胡乱选的,人生中的ABCD压根就不知道应该选哪个,或者说不清楚哪个才是无比正确的答案。


时常感慨万千:“为什么有些人做选择那么容易,而自己总是踟蹰再三,关键是,别人做出选择后,紧接着是人生‘开了挂’,而自己呢,平淡算是皆大欢喜,越过越混倒是生活常态。”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18-25岁呀,还真的是一个不自知的年纪。我这里的“不自知”,不单单是对自己本人不自知,还有对自己所处的局势不自知。


对自己的不自知表现于,对自我认识迷糊,不能很好地评判出自己的能力底限和极限,常常做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明明自己可以,但……”的事情。


对自己处境的不自知,则是缺少一种敏感度或自我感知的能力,时常将自己推进一个死胡同,挣扎着出来,却总是迷路,然后越过越浑浊。


下班过后,我总是喜欢站在回家必经的人行天桥上远眺和张望,看白天和黑夜接缝的华灯初上,看人流和车流之间的犹疑和惊慌。


我会默数红绿灯上的时间秒数,但从没有一次准确无误,就像我会在心底暗自为自己打气,但依旧有丧气和无奈的时刻。


生活还真的是挺奇妙的,现实和想象总是不能对等,而选择和结果又总是在未知和明了之间悬疑。


时间催促着我们做完一个又一个我们自己都还未想清楚的决定,然后又迫不及待地抛给我们一个又一个五花八门的选择。




“这样的日子好难过呀。”一个和我同届的朋友跟我吐槽。


朋友当时因为害怕毕业后没有工作,所以很早就签了工作,至于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都是自己不喜欢的。


她当初的想法就是,保证自己毕业后有一个去处,所以就胡乱地选择了一个公司和职业,但是她没想到的是,这“胡乱”地背后,却是以后无限期的烦躁和抑郁。


我依然记得她当初的坦荡与豪情“反正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做哪一行,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我不知道,如今她再回头看这句话时,是不是会为之前自己的草率而难过。


但是我要告诉她的是,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大多数的你我他都是一样的,我们都在一个朦胧又无知的时间节点,做出一个个悬而未决的决定。其实混乱的年纪重要的并不是拥有怎样的选择,或是做过什么样的决定,而是选择和决定过后,自己以怎样一种姿态去迎接和拥抱。


太阳是一个灼热又伤人的光体,但是太阳光却是太阳选择温暖我们的另一种方式。


所以,别为你曾做过怎样的选择或决定而忧伤,最值得期待和等待的时刻永远在此刻或未来。




我倒觉得,我们这样一个年龄段,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最后或多或少都会有后悔,或者说遗憾。


在公众号Know Yourself上,看见心理学家Keniston这样一段话:“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着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深以为然。我们总有一种“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弥之自信,所以大多数时候做完选择过后,都有一种自己的能力远不止于此的张力,极力想拓展更宽。但我们又常常会产生一种“不愿深入这个社会”的惶恐。


不想被别人定义为一个傻白甜,但又不想完全被世俗和功利化。


其实说白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了解自己的,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想去到什么地方,不过都是在确定和未确定之间漂移转化的。永远不会固定,也很少能称心如意。


但你要有这种自信,你所做出的每个选择衍生的结果,你都有把它们朝好的方向发展的能力,或者你要坚信你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是此刻做好的选择。


这样,你是不是就没有那么难过了。这样,工作或考研,回家或远方……在你心目中是不是变得不那么蹊跷了。


别沮丧呀,你永远有把选择化成优势的战斗力,你永远会排除万难,把人生的多选锁定为单选的。


特别推荐:

·我省20家省属事业单位公招开始报名!

·千万别答应,在微信跟你表白的人

·已有学校停课!这种病毒进入高发期,传播极快!

·现在大学生不好当啊!学分重修要多收费,还要...

来源:一只会飞的懒猪     编辑:熙  妹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